自清洗過濾器作為一種高效、可靠的流體凈化設備,通過其獨特的自動清洗機制,解決了傳統過濾方式在連續性、經濟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痛點。通過引入“主動”與“在線”的清洗機制,實現了效率范式的根本性轉移。其技術核心在于,在不中斷主流體流動的前提下,利用自身動力(如電機驅動)或系統壓差,通過吸吮掃描、反沖洗、刮削等方式,自動清除濾元內表面的污物。
一、工作原理
自清洗過濾器通過濾網直接攔截水中的雜質,去除水體懸浮物、顆粒物,降低濁度,凈化水質。具體的工作原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:
進水過濾:水由進水口進入過濾器機體,首先經過粗濾芯組件,較大的顆粒雜質被濾掉。隨后,水流進入細濾網,細小顆粒的雜質被進一步濾除,過濾后的清水由出水口排出。
壓差形成:在過濾過程中,細濾網的內層雜質逐漸堆積,其內外兩側形成一個壓差。這個壓差是判斷何時啟動自動清洗過程的重要依據。
自動清洗:當壓差達到預設值時,自清洗過程開始。排污閥打開,主管組件的水力馬達室和水力缸釋放壓力并將水排出。由于負壓作用,吸嘴吸取細濾網內壁的污物,由水力馬達流入水力馬達室,最后由排污閥排出。當水流經水力馬達時,帶動吸污管進行旋轉,同時由水力缸活塞帶動吸污管作軸向運動,通過軸向運動與旋轉運動的結合將整個濾網內表面清洗干凈。整個清洗過程大約持續數十秒,結束后排污閥關閉,增加的水壓使水力缸活塞回到初始位置,過濾器準備下一個沖洗周期。
電動外刮刀式清洗:除了上述水力驅動清洗方式,有些自清洗過濾器采用電動外刮刀清洗方式。當液體從入口流入,帶補償的刮刀切向靠近濾網外表面時,液體從濾網外表面流過濾網,雜質被截留在外表面。隨著雜質逐漸增多,壓差上升,電機帶動刮刀水平旋轉,清洗過濾網。刮刀旋轉時,雜質被刮下并流向濾網底部,沉積在收集室內。經過多次清洗循環,雜質積累到一定量后,定期打開排污閥,將含有高濃度雜質的廢液排出。
二、技術特點
1.自我操作與清洗:自清洗過濾器利用水壓自我操作、自我清洗,且在清洗過程中不停止過濾,保證系統的連續運行。
2.智能化設計:通過PLC、PAC智能化設計,自動化程度高,可以自動識別雜質沉積程度,給排污閥信號自動全排污。同時,具有自身的檢索和應變功能,可應對不穩定的水質波動,無需人工干預。
3.壓力損失小:內部結構設計合理,通流面積大,原始壓力損失小,可實現大流量、高精度過濾。
4.反沖洗功能:設備配備反沖洗控制器,通過液壓閥和液壓缸的動作實現反沖洗,不需要人工清除濾渣。
5.結構簡單,操作方便:主要組件包括電機、電控箱、控制管路、主管組件、濾芯組件等,結構簡單,易于安裝和拆卸,操作方便,清洗快捷。
三、主要技術類型與結構特點
根據清洗元件的不同,自清洗過濾器主要分為以下幾類:
1. 刷式/刮式自清洗過濾器
結構: 在濾網內部或外部安裝一套由鋼絲刷或塑料刮片組成的清洗組件。
原理: 清洗時,清洗組件旋轉,刷毛或刮片直接刮擦濾網表面,剝離附著的雜質,然后通過排污閥排出。
特點: 清洗力度強,對粘性、油性雜質有較好的清除效果。但可能對濾網有一定磨損,適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場景(通常≥100μm)。
2. 吸吮掃描式自清洗過濾器
結構: 核心部件是一個位于濾網內部的、帶有一個或多個吸污嘴的旋轉臂。
原理: 如上文所述,利用壓差抽吸原理進行清洗。
特點:
優點: 對濾網無機械磨損,過濾精度高,清洗干凈,適用范圍極廣。
缺點: 需要一定的系統壓力以形成有效的抽吸力,對于低壓系統可能效果不佳。
3. 反沖洗式自清洗過濾器
結構: 通常由多個濾柱組成,通過一個多通閥(如蝶閥、滑閥)控制流路。
原理: 清洗時,通過閥門切換,將其中一個濾柱與系統隔離,同時將其出口與排污口連通。利用潔凈的出口流體反向沖洗該濾柱,將雜質沖走排出。
特點: 清洗用水為自身過濾后的潔凈水,無需外部水源。但結構相對復雜,閥門可靠性要求高,瞬間耗水量較大。
4. 轉盤式自清洗過濾器
結構: 由一組重疊的塑料轉盤構成濾元,轉盤表面有微細的溝槽。
原理: 過濾時,轉盤被壓緊,溝槽形成狹窄的過濾通道截留顆粒。清洗時,驅動裝置使轉盤松開并旋轉,同時從外側噴射清洗水,沖走溝槽內的雜質。
特點: 過濾精度高,節水效果好,但初始投資較高,常用于水處理、廢水回用等大型項目。
四、核心優勢分析
1.全自動化運行,降低人工成本: 實現無人值守,將操作人員從繁重、危險的維護工作中解放出來。
2.連續不間斷供水,提升生產效率: 清洗過程不影響主系統運行,尤其適合連續生產流程,如鋼鐵、化工、造紙等行業。
3.穩定的過濾精度: 通過及時的自動清洗,始終保持濾網的通透性和恒定的過濾精度,保障下游設備與產品質量。
4.長壽命與低維護: 核心部件如濾網、驅動機構設計堅固,除定期檢查外,基本無需更換,長期運行成本遠低于手動過濾器。
5.節能環保: 壓差控制模式確保了能源和清洗介質(水)僅在必要時使用,避免了浪費。反沖洗型則利用自身產水,更為經濟。
6.智能化與遠程監控: 現代自清洗過濾器可配備PLC控制器,支持遠程啟停、參數設置、故障報警及數據遠傳,輕松接入工業物聯網(IIoT)系統。
五、自清洗過濾器對效率提升的幫助
1.生產連續性保障:在化工、石油、冶金、電力等流程工業中,生產線的連續穩定運行是效益的生命線。自清洗過濾器消除了因過濾環節導致的非計劃停機,將生產潛力發揮到底。例如,在鋼廠連鑄冷卻水系統中,自清洗過濾器確保了噴嘴不堵塞,直接保障了鑄坯質量和設備壽命。
2.運維人力解放:傳統過濾器的人工清洗是繁重、骯臟且具有潛在安全風險的體力勞動。自清洗過濾器實現了運維的自動化,將人力資源從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,轉向更具價值的設備監控、數據分析與管理工作,順應了工業智能化的發展趨勢。
3.響應速度與穩定性提升:基于壓差或定時控制的自動清洗,使得過濾器能夠對工況變化做出即時響應。當來液雜質濃度突然升高,系統可自動增加清洗頻率,始終保持濾網的通透性和系統壓降的穩定,避免了因過濾效能衰減導致的后續工藝參數波動。
六、維護保養
自清洗過濾器雖然具有自動化、智能化的特點,但為了保證其長期穩定運行和高效過濾效果,仍然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維護保養方法:
1.定期清洗濾芯:根據使用頻率和水質情況,定期清洗濾芯是保持過濾器效果的關鍵。按照制造商的指示,拆下濾芯并進行清洗或更換。有些濾芯可以反沖洗,有些需要更換。
2.清洗過濾器殼體:定期清洗過濾器的殼體,去除可能積聚的污垢和沉積物。使用溫和的清潔劑和軟布,清洗內外殼體,并確保將殘留物清洗干凈。
3.檢查閥門和管道:定期檢查過濾器的閥門和管道連接是否緊固,并確保沒有泄漏。如有需要,緊固松動的部件或更換磨損的密封件。
4.維護自動控制系統:如果自清洗過濾器配備了自動控制系統,應定期檢查和維護該系統。根據制造商的指示,進行必要的校準和清潔工作,確保系統正常運行。
5.水質監測:定期測試水質,確保過濾器的效果。使用合適的水質測試工具,檢測水中的懸浮固體、溶解物質和細菌等,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相應處理。
6.備用濾芯與零件:備有足夠的濾芯和其他易損零件,以便在設備出現問題時能夠迅速更換,確保系統的不間斷運行。
7.培訓操作人員:對操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,使其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、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方法,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。
8.記錄和檔案管理:建立完善的設備檔案和運行記錄,記錄每次清洗、維修和檢查的時間、內容、結果等,便于后續維護和故障排查。
七、設備展示